不知道大家愛不愛喝豆漿,我大部分都是喝無糖或微糖,
我也好愛吃豆腐製品,不管是豆腐,豆皮,臭豆腐,蒸豆
腐...等,我都愛,我的餐桌也是滿常出現豆腐料理,因
為真的方便又好吃。
雖然說愛吃,但在選擇豆腐上有陣子我真的因為食安問題
太嚴重,我自己煮豆漿還做了雞蛋豆腐,真心覺得吃得健
康,吃的安心很重要,很幸運的這次有機會吃到麥豆股份
有限公司的豆腐產品,豆漿和大豆纖美飲,也讓我知道,
真的有人用心在煮豆漿做豆腐。
就讓我帶大家來認識這個"麥豆"這個品牌以及我會分享我所
做的豆腐料理唷!
前面有提及麥豆很用心煮豆漿,並且他們是用良心去煮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次我喝了麥豆的豆漿,分別是
藍蓋-無糖,白蓋-微糖,綠蓋-微糖烘焙豆漿,三款喝起來
都有著濃濃的豆香,不會水水的,還喝的到一點點沙沙的口
感,然後微糖烘焙豆漿除了豆香味以外多了點焦香味,
而且微糖真的是只有微甜,喝起來不膩不脹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豆漿的瓶身上的字:非基因改造,
不加消泡劑,無防腐劑,非常清楚明瞭地告訴消費者,
產品非常清楚地告訴消費者,他們無添加對人體有害的
物質到他們的產品裡。
再裝瓶前,也會先將豆漿急速降溫到15度C,所以無塑化劑
的問題。
喝豆漿真的很營養,冷冷喝熱熱喝都很棒,而我最喜歡加
紅茶變成紅茶豆漿。
麥豆的產品滿多的,重點是我覺得不貴,價格跟我去傳統市
場買得差不多,但卻精緻和衛生,試吃的產品還有木棉豆腐,
口袋豆腐,三角油豆腐,大油豆腐皮(豆腐涼麵)和大豆纖美
飲。
眾多產品中,大油豆腐皮是我覺得很特別的產品之一,
對折切絲就可以變成像麵條一樣,加上小黃瓜絲紅蘿蔔絲
或是自己喜歡的蔬菜絲,淋上麥豆特製的芝麻醬或是泰式
醬料,就是一道可口的豆腐涼麵了。
產品送來的當天下午,我就自己吃掉一
大片了,一份是兩片,我有特別留一片
當晚餐配菜,老公也好愛。
當晚的晚餐也豆腐涼麵,淋的醬汁是泰式醬汁,非常對味!
隔天,換試吃油豆腐,軟嫩的豆腐經過炸過後更
香,但不影響裡面豆腐的口感,我直接冰冰的吃
就好好吃,而且完全沒有炸油的油耗味。
然後想跟大家分享我用油豆腐做的料理~油豆腐鑲肉煨白菜
材料
麥豆油豆腐12塊
---------
絞肉200g
油蔥5g
醬油15cc
香油5cc
胡椒粉適量
太白粉適量
蒜頭3辦切末
------------
香菇五朵切絲
香菇水五碗
小顆大白菜一顆
鹽適量
醬油20cc
做法
1.將絞肉加入油蔥酥,蒜末,胡椒粉,醬油。
2.接著淋上香油,加入太白粉,全部拌勻。
3.將油豆腐中間劃一刀,不要劃到底,然後將絞肉小心地塞
進油豆腐裡。
4.全部的油豆腐都鑲好後,就將白菜和香菇絲擺入鍋中,
最上層放入油豆腐鑲肉,淋上香菇水,蓋鍋蓋中小火悶煮
至滾,約10~15分鐘。
5.煮滾的油豆腐鑲肉煨白菜可以先試喝湯頭的味道,然後依
個人喜好加入醬油(我自己是在加20cc的醬油)和鹽調味,
在悶煮5分鐘即可,最後就將白菜鋪底,擺上油豆腐鑲肉,
就是可口又美味的一道料理。
簡單又大方而且宴客很有面子的菜色唷!
再來是口袋豆腐,這是麥豆的創意商品,裡面有包紅蘿蔔,高
麗菜,木耳等(素食可)食材,是一到用微波爐加熱就可以輕鬆
上桌的方便菜,我自己是當下午的點心,麥豆的產品,我覺得
不加熱就很好吃了,當然加熱是更有風味,算是媽媽很愛的料
理,因為可以少想一道菜。
接著要分享我覺得很特別的產品之二-大豆纖美飲,
他是一款茶包,只要用200cc的水沖泡兩分鐘後即
可飲用,聽說日本很夯,目前台灣只有麥豆在製作,
泡起來就是茶的顏色,喝起來像爽健美茶也有點像
麥茶,味道是淡淡的豆香氣,這款茶包裡面有蛋白
質,還有異黃酮,重點是不含咖啡因,而且有豐富
的膳食纖維,是很好的飲品。
最後要分享的是扎實好吃的木棉豆腐,木棉豆腐可以用煎的
,也可以直接做皮蛋豆腐,我是喜歡做成蔥燒豆腐,鹹香下
飯,每次做這道,先生都會吃好幾碗飯,因為他超愛淋蔥燒
豆腐的醬油去拌飯。
材料
麥豆木棉豆腐四塊
醬油40cc+水60cc
蔥兩根切斷薑末適量蒜末適量辣椒一根切末或切細長狀都可麵粉適量(中筋or高筋都可)香油適量糖一小匙
作法
1.將四塊豆腐雙面都抹上薄薄的麵粉(在煎時較不會沾鍋)。
2.熱油鍋,鍋熱油熱小心的放入豆腐。
3.四塊都放入後就中小火慢慢煎,不用急著翻面,
一急豆腐就會脫皮。
4.四塊煎好後先盛起,接著在原來的鍋中,倒入蒜末,
薑末和辣椒絲爆香,然後把豆腐一起放入鍋中。
5再來倒入醬油水,悶煮約一分鐘讓醬汁吃進豆腐裡,
開鍋蓋撒上砂糖,加入蔥段燒一下,最後淋上香油,
即可盛盤。
上菜嚕!好吃的蔥燒豆腐,讓人食指大動。
真的很推薦麥豆的豆腐和豆漿,而且可以上網訂,
輕鬆動動手,豆腐豆漿送到府唷!
如果大家對製作過程有興趣,麥豆的工廠是可以預約參觀的,
麥豆有句名言-只有高標準的潔淨度,才敢說:「我的工廠歡迎參觀!」
真的是非常有自信唷!當然我在吃過後,也明白他們的自信是來自
他們對自家產品的驕傲。